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信息化支撑下的“医防融合”模式

                      案例介绍

                      安徽省界首市创新医共体建设思路,在众阳健康的技术支持下,将按人头预付的医保资金切出部分前移为防病资金,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依托县、乡、村一体化信息系统,摸索出了自己特色的医共体管理模式——界首市信息化支撑下的“医防融合”模式。
                      界首1.png

                      案例特色

                      抓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抓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提高慢病管理的达标率,降低慢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率。

                      牵头单位助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进一步提升了家庭医生的满意度、签约率、签约家庭对服务的满意度。

                      医生主动参与疾病预防

                      医保资金按人头预付给医共体牵头单位,使医保资金从医疗费用转化为医疗成本,倒逼医共体牵头单位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管理并自觉控制诊疗费用、避免过度医疗、降低医疗成本,节约医保资金。

                      信息化支撑家庭医生签约履约

                      智能化可穿戴设备和人脸识别技术保证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履约服务数据的真实性。远程诊疗系统(远程门诊+手机APP)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基层医师可以随时随地得到上级医师的指导和支持。人工智能辅助系统为村医直接提供了技术帮助。

                      医保资金转移为防病经费

                      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履约防病的积极性,通过对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转变基层医生的服务理念,降低近期内的住院率和门诊输液率,避免过度医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医疗回归本质

                      打破了改革开放以来医生靠看病吃饭的怪圈,使医疗回归本质。

                      案例成效

                      1、界首市人民医院运行结果通过绩效向疑难危重病例(C/D型病例)、3/4级手术病例倾斜,鼓励县级医院收治疑难危重病例,将普通病例和1/2级手术病例下放到乡镇卫生院;

                      2、医共体乡镇卫生院2017年1-11月份,10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人次同比上升27.6%,5家已开展手术的乡镇卫生院手术病例占比上升3.4%;

                      3、村卫生室以陶庙镇某行政村卫生室为例,2017年1-11月份门诊人次上升13.8%,门诊输液率下降30.7%。

                      联系我们

                      提交
                      slidesPerView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返回顶部
                      鸭脖体育首页_鸭脖体育官网